直播访谈

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 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凝心聚力
文字实录
排序 字号 自动更新

访谈内容

  主持人: 您可以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广州宗教方面基本情况吗?

  汪茂铸:广州宗教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外来宗教海路入华首选地、中外宗教文化交流前沿地、宗教变革先驱地和岭南宗教文化中心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俱全,是全国宗教工作重点城市之一。


  主持人:在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方面,广州有哪些工作亮点呢?

  汪茂铸:近年来,我们矢志不渝,始终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一是宗教工作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从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担负起宗教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宗教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和巡视巡察内容,定期听取宗教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宗教工作重要问题,确保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地落实。二是宗教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健全。在全国率先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党委、镇(街)相应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宗教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完善市、区、镇(街)、村(社区)、网格五级宗教工作网络,推动宗教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宗教事务治理格局。三是宗教工作谋划部署坚强有力。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党组会)常抓常议宗教工作,召开全市宗教工作会议,制定印发宗教工作有关政策文件和规划性文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宗教活动场所开展调研,推动解决宗教活动场所规划建设、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影响宗教健康传承的突出问题。


  主持人: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在推进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广州实践方面的主要成效。

  汪茂铸:近年来,我们勇毅前行,奋力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广州实践,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一是思想政治引领持续加强。支持宗教界开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图书专栏”,广泛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指导宗教界大力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和“四史”学习活动,主动挖掘宗教界爱国爱教历史,创建了华峰寺、大佛寺等19个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了怀圣清真寺等10个宗教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二是宗教文化建设不断强化。指导各宗教深入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中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内容,与时俱进开展教义教规的阐释与研究,编印宗教中国化研究书籍,举办宗教中国化研讨会、名师讲坛、讲经讲道等活动,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基地,发扬六榕“汉俳诗体”、海幢“素仁格”盆景文化、广府庙会城隍巡游等广州特色文化品牌,组织传统民俗、禅茶、道乐、太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多角度探索宗教中国化实践路径。三是宗教界自身建设扎实有效。支持宗教界全面从严治教,建立宗教团体主要负责人、宗教教职人员考评制度和教内惩戒机制,加强人员的管理和约束。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实现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有机结合。加强宗教人才培养,在全省首创依托高校开办“宗教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学历班,选送优秀教职骨干外出进修,教职人员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主持人: 全面深入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建设,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方面,广州有哪些具体举措呢?

  汪茂铸:近年来,我们踔厉奋发,全面深入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建设,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有效提升。一是不断完善宗教政策法规体系。国务院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后,广州市迅速启动地方性法规修订工作,2021年12月,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修订出台《广州市宗教事务管理条例》。此外,探索小切口立法,近年来还先后制定了《广州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广州市宗教教职人员政策性入户实施意见》《广州市宗教放生活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等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二是不断提升宗教行政执法能力。加强宗教行政执法主体建设,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定期组织宗教执法业务轮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三是持续推进宗教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治示范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等系列活动,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国法与教规关系。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平台载体,推动宗教政策法规纳入公务员网络大学堂,纳入高校“开学第一课”等思政课程,创办广州民族宗教大讲堂,自编自导自演拍摄“民宗释法”系列微视频,探索“互联网+宗教法治宣传”,社会各界对宗教政策法规的知晓度不断提高。


  主持人: 广州在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方面有哪些有效措施呢?

  汪茂铸:近年来,我们步履铿锵,坚决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宗教领域保持安全稳定。一是持续保持“抵渗打非”高压态势。坚决防范打击境外宗教渗透和非法宗教活动,完善部门间联合执法机制,切实增强非法宗教活动防范打击力度。制定实施《广州市群众举报非法宗教活动奖励办法》,发动群众广泛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治理。二是加强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坚持正面引导与依法治理并举,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同步。建立广州市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协调机制,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模式,互联网宗教有害信息监管和处置力度进一步加强。三是筑牢宗教领域安全生产防线。慎始如终抓好宗教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应急演练和培训,深化宗教活动场所消防标准化建设,全面排查宗教领域安全隐患,确保了宗教领域安全生产“零事故”。


  主持人:我们如何发挥广州宗教工作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汪茂铸:一是传承保护宗教文化资源,彰显“文化广州”。加强宗教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挖掘弘扬宗教界爱国故事,举办广州岭南佛教、道教文化节、广州伊斯兰教文化论坛、“海上丝绸之路和岭南佛教文化”等系列活动,建设广州市伊斯兰教文化历史展馆,打造六榕汉俳诗社、梅社书画院、穗港澳青年传统文化基地等特色项目,服务广州“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文化品牌建设。二是建设生态寺观教堂,彰显“美丽广州”。引导宗教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佛道教场所开展“文明敬香”活动,伊斯兰教打造“美丽清真寺”,天主教建设“和谐教堂”,基督教创建“一堂多景”。同时,结合微景观改造、古树名木保护等,将宗教活动场所建设为庄严清静、环境优美、低碳环保的生态寺观教堂,宗教活动场所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三是深化对外交往交流,彰显“开放广州”。支持宗教界发挥地缘教缘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立穗港澳宗教界联谊合作机制,搭建穗港澳佛教文化艺术博物馆、穗港澳道教文化交流中心等文化交流平台,穗港澳宗教界“一家亲”的传统情谊更加巩固。鼓励宗教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接待、出访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友好交往,促进了民心相通、文明交流互鉴,为广州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服务社会多元发展,彰显“和谐广州”。发挥广州五大宗教俱全的特色优势,展示兼容并蓄、和谐共处的广州宗教文化氛围。鼓励宗教界发扬和谐向善的优良传统,广泛开展扶贫济困、乡村振兴、养老助残等公益慈善活动,市宗教界发起成立“广州市宗教界公益慈善联合会”,并组建了“榕荫志工团”“上善义工社”等200多支义工队伍,打造了慈善道医馆、智力障碍人士帮扶等数十个社会服务品牌项目,近年来累计捐出善款6000余万元。

2023-07-12 10:00:00

点击查看更多
网友留言
自动更新

富贵:请问发现非法宗教活动线索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举报呢?

[汪茂铸]感谢您对广州宗教工作的关心。非法宗教活动线索包括组织、策划、宣传煽动、开展非法宗教活动等情况,以及相关可疑人、地、事、物等情况。我们将对举报人的信息严格保密。举报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举报非法宗教活动: 1.电话举报:拨打110、12345; 2.信件举报:举报信内容应尽可能具体、详实,可邮寄(投送)至各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街(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公安机关等部门; 3.当面举报:举报人自愿当面举报的,可直接到各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街(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公安机关当面举报线索。

东:请问广州现有多少处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

[汪茂铸]感谢您对广州宗教工作的关心。广州现有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90处,其中佛教28处、道教9处、伊斯兰教4处、天主教9处、基督教40处。

全部网友留言 我要留言
测试音频

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