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六届广州市海珠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广州市海珠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召开在海珠区民族宗教界引起热烈反响。民族宗教界各位代表热议海珠两会热点,表达接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决心。
海珠区政协委员、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常务副会长徐明表示,这次盛会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的重点工作:“聚焦建设数智经济高地、创建省低空经济试验区、建设环湿地创芯价值圈、打造服装纺织产业全国赋能中心”。数字经济、低空经济、芯片产业、服装纺织产业这些海珠发展的重头戏,必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引领海珠经济的发展方向,成为谱写海珠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海珠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将积极投身于海珠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的工作,尽自己的力量发光发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为少数民族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力争为海珠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海珠区政协委员、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副会长龙朝晖表示,3月5日,我作为区政协委员,列席海珠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聆听区长毛松柏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得知2024年区GDP突破3000亿元,并且增速连续两年“领跑全市”,十分振奋。毛区长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区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联合大院大所大学大企组建科技成果转化联盟。2025年,要以引才汇智为抓手,建设科技创新湾区高地。今年海珠两会前,我也提交了政协提案《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以科技创新发展海珠新质生产力》。通过加强海珠区与辖地高校的政产学研合作,高校出科技资源,政府出政策,可以使辖区企业更有动力也有更加清晰明确的创新发展路径,由过去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海珠新质生产力。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更好地建设实验室和科技园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示范区。
海珠区人大代表、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副会长张瑞鑫表示,作为人大代表,我有如下体会:一是要聚焦产业升级,当好政策“推动者”。深入基层调研,找准产业痛点与民生短板,通过专题询问、实地督查等推动政策落实,如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调研助力琶洲试验区的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二是要紧扣民生痛点,做好群众“代言人”。关注“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积极倾听民声,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议案建议,推动相关政策落地。三是要凝聚多方合力,争做治理“参与者”。借助“五社联动”基层治理模式,联合各方力量,解决电动车乱象、老旧电梯等民生关切问题。未来,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海珠产业特色,深入调研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为海珠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珠区政协常委、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副会长周志刚表示,作为海珠区政协委员,参加今年两会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会上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2024年海珠区发展成果,令人振奋:全区GDP突破3000亿元,增长5.4%,琶洲试验区集聚效应凸显;城中村改造加速推进,康鹭片区从“首拆”到“首建”历史性突破;"一老一小"服务持续优化,教育资源扩容提质,筹集认定901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海珠湿地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成效显著,城市品质稳步提升。这些成绩彰显了区委、区政府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务实担当。展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升级、打造人工智能领域建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目标,尤其关注都市工业建设、加力中轴线改造、加大后航道创新布局、基层治理创新等民生议题,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今后,我将立足本职,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城市精细化治理、民族团结等领域深入调研,为海珠建设广州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建言献策。坚信在党建引领下,海珠必将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海珠区人大代表、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理事王春燕表示,海珠两会胜利召开,会议围绕“迎接人工智能新浪潮、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创先区、民生改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为区域发展擘画了蓝图。我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工作与生活实际,倍感振奋、备受启发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教育工作者,在AI新时代,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成为教育改革的践行者。既要深耕专业、更要拥抱变革,带领教师队伍主动学习人工智能,将数字化工具融入课堂设计、学校管理和家园共育中,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提升保教效能,做智慧教育的探索者。同时在出生率下降的时期,应该和政府同声同气,为政府“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一街一普惠”托育机构实现全覆盖、社区托育点覆盖率达60%以上”的目标出一份力,多做让老百姓无压力的幼儿教育和托育服务。作为人大代表,更应该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疏解民忧,不忘初心,积极履职。
海珠区人大代表、海幢寺知客宏斌表示,参加海珠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我深感荣幸,也收获颇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牢牢抓住拼经济这个主线、守住保安全这个底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建设数字引领最强、产城融合最好、绿色宜居最美、文商旅融合发展最旺的‘海上明珠’”,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对这片土地的发展充满信心。在代表团会议中,各位人大代表在多个领域的议题进行了广泛且深入讨论,从区域经济发展到民生福祉提升,每一项讨论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两会为人民谋幸福、为地区谋发展的宗旨。未来,我将持续关注海幢寺周边社区的民生问题,如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环境提升等。同时,我也会积极推动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让海幢寺这一历史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为建设美丽海珠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珠区政协委员、宁隐庵知客乘证表示,通过聆听区两会的工作报告,让我体会到做为新时代的教职人员,我们不仅要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还要发扬好佛教一直传承的“爱国爱教,造福社会”优良传统,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去开拓认知,契理契机的去做好弘法工作,将佛教的教义融入现实生活中;善巧方便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树立“正知正见,以戒为师”。拥党爱国,守法遵规,正信正行,做到思想不偏航,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海珠高质量发展贡献佛教界的力量。
海珠区人大代表、纯阳观都管黎文革表示,海珠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紧靠党中央的工作部署,紧抓落实工作,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海珠区连续成为广州市的排头兵,从打造时尚海珠,升级海珠,未来海珠,科技海珠,各个方面都是值得认可的,这也是全海珠人民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作为凤阳街道出来的代表、纯阳观道长,我看到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到的“六大景区”,广州塔、大元帅府、小洲村、黄埔古港、十香园、海幢寺,希望下次能争取也把纯阳观列入第七个人文景点。纯阳观有200年的历史,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是广州市认可的绿美宗教活动场所,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的交流点,也是社会的一个慈善点,积极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管是环境、人文,都是值得考虑的。
海珠区人大代表、基督教河南堂主任牧师冯伟文表示,作为宗教界代表,我深入学习会议精神,深刻感受到海珠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出的使命担当与发展活力。会议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展现了海珠区立足湾区核心定位的清晰思路。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切,提出新增基础教育学位、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等务实举措。“新时代枫桥经验”海珠实践让我深受启发。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探索建立“法律明白人+心理咨询师”双介入机制,让基层治理既有法度又有温度。海珠湿地“城央绿核”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为基层环保工作提供了新思路。通过积极推动“无废社区”创建,推广“环保银行”积分制度,同时结合辖区文旅资源,策划“湿地研学”“古村绿道”等生态文化项目,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我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行动指南,积极探索基督教中国化实践路径和方法,努力引导教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独立自主,爱国爱教为原则做好教会各项工作,为建设平安海珠、幸福海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