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桥中街道统筹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桥畔石榴红”为核心理念,创新打造“羊城石榴籽工作室”统战品牌,构建“一桥连心 籽籽同心”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经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实地验收、综合评估合格,成为广州市首批“羊城石榴籽工作室”之一。着力构建民族团结、手足相亲的互嵌式社区,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石榴花开满桥畔
一是创新跨域党组织共建模式。自2018年以来,桥中街道街属社区党支部与黑水县木苏乡外出流动党支部建立结对共建机制,实行“社区党支部-流动党支部-党员群众”共融共建,依托居民议事厅、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搭建起共融互通平台,强化共建作用发挥。近年来,依托桥中街道三中心、社区党群服务驿站,常态化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民生服务”活动。二是构建精准长效联动机制。聚焦党建工作与民族工作深度融合、向纵深发展,建立学习机制。通过“关键少数”带头学、“集中培训”全面学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14名流动党支部党员实施"双报到双服务"制度,组建由7人组成的"睦邻先锋队",常态化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建言献策活动。
二、构建互嵌式社区新格局,共筑石榴籽家园梦想
一是打造“一桥连心 籽籽同心”的“羊城石榴籽工作室”统战品牌。在街道三中心创建“羊城石榴籽工作室”,以“桥畔石榴红”为核心品牌理念,秉持“一桥连心 籽籽同心”的民族团结工作宗旨。积极探索“多方联动+民族团结”的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将民族事务有机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二是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同心助力社区治理共商议事。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基层组织的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反映社情民意的社会服务职能,通过12345便民服务热线、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群众等方式,倾听多民族群众声音,营造多民族群众共事共乐的“‘颐’团和气”特色社区氛围。三是打造互嵌式文化社区,树立民族团结宣传新标杆。创建互嵌式的文化社区,通过在街道三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各社区、经济联社设立民族团结宣传牌和宣传栏等形式,传递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正能量,促进各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教育医疗资源惠各族群众,便民服务暖各族人心
一是助力教育融合,打造民族团结教育新阵地。携手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成功成立了“广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并特设“新疆班”。该班级秉持“三入”协同育人理念,即“植入爱国情怀之根”、“融入文化内核之魂”、“嵌入专业技能之翼”,全面促进各族学生深度交往、广泛交流、充分交融,构建多维宣传矩阵,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二是链接广医优质医疗,服务各族居民健康。积极对接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广医一院优质医疗资源,开展“院士团队进社区,优质医疗惠万家”系列活动。特设名中医“范萍工作室”,为各族居民提供贴心的中医诊疗服务,满足他们对传统医学的多元化需求,让健康福祉惠及每一位居民。三是构建就业服务圈,助力各族群众就业创业。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通过举办“妈妈岗”和零工人员技能培训、开展创业指导进社区等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同时,构建“服务+培训+就业+权益保护”四大功能模块,形成“15分钟优质家政服务圈”,为各族群众搭建就业创业的新平台,助力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四、党建引领统战凝心聚力,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一是强化组织引领,夯实民族团结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以党支部共建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的层次和范围,推动党建工作与民族工作深度融合、双向促进,向纵深发展。二是深化宣传引导,奏响民族团结的“时代强音”。依托街道“三中心”、“石榴籽工作室”等活动阵地,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积极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民族团结进步理念等核心内容,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重要节庆节日,引导各族群众广泛开展写春联、社火游园、包粽子等文化活动,让各族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三是推进更新改造,筑牢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石”。完成约72万平方米的坦尾片区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工程,涉及坦尾和东海2个社区。对坦尾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开展道路交通优化提升,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实现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其中坦尾江边公园提升6066平方米,坦尾牌坊公园提升3559平方米,重新整合空间功能,视野向江面打开,把江景风貌与资源最大化展现给各族居民,塑造城中村新形象。四是促进文化交流,编织民族团结的“心灵纽带”。成功举办“大坦沙缘来有你 未来有你”、“弘扬传统文化· 展现女性魅力”旗袍秀、“唱响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内涵、丰富载体、创新方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项活动中,奏响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宣传强音,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供稿:荔湾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雷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