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各区动态

黄埔区开展民间信仰场所修缮保护活化利用暨“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创建工作

发表时间:2022-06-17 信息来源:市民族宗教局 浏览次数: -
【字体大小:

  黄埔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民间信仰场所在丰富群众生活、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民间交流、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遵循统筹融合谋划、推进活化利用、弘扬历史文化、因地制宜打造的工作原则,扎实开展民间信仰场所修缮保护活化利用暨“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创建工作。

  一、政治引领,规范管理。成立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肖春辉任组长,区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区民宗局局长林吴养为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强化政治引领,深入民间信仰场所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平安创建”进场所等工作。民间信仰活动场所遵循属地管理、分类管理、场所自治原则,由街镇履行具体管理责任,村(居)民委员会协助管理日常事务。各街镇负责督促辖区内场所规范人员、财务、消防等管理,指导场所做到管理制度上墙。

  二、挖掘内涵,讲好故事。将民间信仰场所文化故事挖掘和重塑作为“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工程的关键和核心。全面排摸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活动、传说故事、文物以及供奉神祇历史文化内涵,指导场所淡化原有流传的迷信神话故事,在故事中注入“和、善、忠、义、孝、廉、仁、信、礼、智”等正能量的内容,突出文化主题,丰富人物义举、事迹故事等内容,对场所故事进行整编和重塑,整编成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富含哲理、向上向善又切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故事。

  三、深入打造,提升景观。结合民间民俗传统理念,从场所实际出发,对场所故事壁画、环境布置等内景整修提升进行研究设计,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美化、绿化,切实改善场所环境。结合城中村改造、旧村改造等进行综合治理,切实推进一批“低小散乱”场所的整合整治。

  四、丰富民俗,同心共建。坚持“因地制宜”,融合本土传统信仰文化,把“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融入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庆以及重大民间信仰活动中,开展一系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引领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组织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开展各类传统礼仪、公民素质教育等活动,以戏曲表演、文化走亲、故事展览等形式,打造弘扬主流价值观和优秀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地”;支持和鼓励场所开展扶贫济困、养老服务等公益慈善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激励群众积极向上,引导群众同心向善。

  创建工作共分为启动、摸查、打造、总结、提质六个阶段。目前工作已推进至打造阶段,该阶段黄埔区民宗局将根据各镇街前期摸查情况,重点指导打造1至2个场所。各镇街依据场所的传承故事、结合“口袋公园”建设、微改造等工作,确定各场所的文化故事主题、景观改造项目、主要载体和创建时限等,对辖区内场所周边环境及外景进行整治美化绿化、致力打造一批花园式、景观式民间信仰活动示范场所。

  (供稿:黄埔区民宗局)

1.jpg

长洲街深井文塔


2.jpg

长洲街金花古庙


3.jpg

云埔街杨四将军庙


4.jpg

5.jpg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