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体动态

广州佛协充分利用专家智库资源推动“生态寺院”建设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3-02-27 信息来源:市民族宗教局 浏览次数: -
【字体大小:

  近年来,广州市佛教协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推动各场所生态和文化保护高质量发展,在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的指导下,牵头成立了“广州市佛教寺庙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专家委员会”,指导场所做好古树名木和历史建筑保护,进一步加强生态寺庙建设,讲好广州佛教故事,助力佛教场所在中国式现代化中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依法依规做好树木保护专章编制

  “广州市佛教寺庙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专家委员会”由市佛协牵头在2021年成立,由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仲恺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高校和机构有关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城市规划设计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担任委员,从专业角度指导广州佛教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有效促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效能。市佛协综合各领域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发挥专家团队在寺院生态、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智库”作用,从专业角度指导广州佛教场所在规划建设、改造升级、文物保护、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助力建设“绿美广州”。2021年11月,市佛协就慈林寺重建项目选址规划召开了专家论证会,专家组一致同意重建慈林寺选址,建议慈林寺重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环保为原则,依法依规、高起点高规格地规划和建设,力争打造成广州市园林式、生态式寺庙的典范。

1.jpg

专家组实地调研慈林寺重建项目选址地块


  2022年1月我市首创树木保护专章制度以来,市佛协快速响应,积极行动,委托专家委员会指导多个寺院依法依规做好城市树木保护专章,规划建设项目最大程度避让古树、大树,做好寺院树木的可持续性保护。比如海幢寺地下停车场和金刚禅寺藏经楼的规划建设、慈林寺重建工程,委员会指导场所做好树木保护专章编制工作,要求摸清建设用地及周边区域的树木资源,并就环境和生态保护提供许多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寺院高质量高规格建设参谋决策、保驾护航。

  因地制宜指导生态寺院建设

  根据不同寺庙的特点,专家委员会积极发挥“智囊团”作用,因地制宜地对寺院生态建设升级改造提供专业性建议。2021年,大佛寺实施北广场园林景观改造工程,邀请专家委员会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在设计概念上定位为“禅意疗愈园林”,用园林康养的手段为社会大众、周边社区,以及广州市民提供公共健康支持服务。百花古寺园林景观建设推进期间,华农团队科学论证并推荐种植1000多种植物,让千草百花成为百花古寺名副其实的亮点之一。在石门禅院与香港志莲净苑共建的“穗港佛教同心林”、华严寺园林设计以及能仁寺景观提升工程等众多项目上,专家委员会不遗余力地建言献策,为打造绿色生态寺院、推动寺院环境升级改造发挥积极作用。

2.jpg

石门禅院“穗港佛教同心林”揭幕


  建言献策助力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

  广州佛教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古迹众多,如何在寺院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推动寺院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专家委员会与时俱进地多次对六榕寺文保方案修改工作建言献策,并对华林禅寺大雄宝殿和雁塔寺大雄宝殿的规划设计和文物影响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此外,专家委员会还对六榕寺花塔、大佛寺大雄宝殿、华林禅寺五百罗汉堂、海幢寺大雄宝殿及塔殿、长寿寺天王殿等全国、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管理使用和保护修缮工作给予意见和建议,明确保护的重点和保护要求,有效促进文物的保护利用,积极推进文物保护与科研科考深度融合。

3.jpg

组织保护修缮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增城长寿寺天王殿


  挖掘历史讲好广州佛教故事

  专家委员会在指导广州佛教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的同时,还协助市佛协和各场所积极挖掘寺院历史文化,展示古树与寺院历史发展中的故事,帮助整合广州佛教领域古树名木和文物古迹的历史资源,组织编印了《羊城禅林集》,将古树名木和历史建筑见证历史、融合文化、记录友谊、传载记忆等方面的故事,将古树名木、历史建筑与寺院共存,见证佛教界人士爱国爱教、支持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历史系统呈现,并通过现代媒体广泛宣传,努力讲好广州佛教的故事。2022年,经相关史料的挖掘梳理和宣传,见证华峰寺僧人爱国历史的萍婆树被列入广州“名木”名单,丰富了广州佛教名木古树资源的内涵。

4.jpg

见证华峰寺僧人抗日救亡历史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萍婆树

  (供稿:市佛协 编辑:宗教一处)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