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410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表时间:2023-08-29 信息来源:市民族宗教局 浏览次数: -
【字体大小:

  金贞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传承我市民族文化资源,推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提案》(第4102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民族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您的提案,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有关处室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8月8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深入挖掘整理我市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拓宽民族文化内涵

  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门类齐全,具有鲜明的禀赋优势。目前,广州56个民族齐全,包括回族、满族、畲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在内的55个少数民族与汉族一道在广州大地繁衍生息、交流交融,各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留下了丰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一是加强文物普查。经过文物普查,截至“十三五”末,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共3000余处,截至“十三五”末,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共3,000余处,其中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24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文物保护单位 49 处,市文物保护单位342处),历史文化街区26片,历史风貌 区19片,历史建筑 815 处。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81项,市级非遗项目116 项。其中,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越王井、开越陆大夫驻节故址碑、盘古神坛、回教坟场、莲花城、妙吉祥室等众多文保单位共同见证了岭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

  二是加强非遗传承。出版全国首本地市非遗保护蓝皮书《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3年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内的广州非遗展示馆对外开放,全市建成2条非遗街区、1家非遗工坊、21个非遗工作站、2个省级生态保护实验区,还有1个非遗聚集区——珠江钢琴创梦园非遗聚集区也在建设中。为保护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增城畲族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畲族拜祖公图和盘古王诞分别被列为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是加强“三交”史研究。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在穗高校和民族团体专家学者,开展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研究,充分挖掘、系统整理各民族自古以来在广州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和深刻内涵。例如,在南越王博物院举办“千年南粤同心同圆——广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着重讲好广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和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市满研会、市回研会等系统挖掘整理本民族在广州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资料,编印出版《广州回族碑刻匾联集》等6本书籍共200万余字,取得比较大的社会反响。目前,中山大学专家团队正在开展中华民族“三交”史广东卷的资料汇编工作,共同回答好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时代之问。

  二、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统筹谋划,提升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果。

  一是深化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合作交流。建立市、区两级非遗保护中心和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出台《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非遗保护工作制度体系日益完善。广州会同南京、上海、宁波、澳门等26个城市组成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并被推为牵头城市。成立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发挥海丝申遗联盟牵头城市作用,连续召开联盟联席会议和海丝(国际)学术会议。

  二是建立中长期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规划。出台《广州市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的衔接。制定《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广州市民族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中长期规划,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规划部署。

  三是加强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我市积极推进文艺攀峰计划,引进培育一批名家大师及其团队,创作涌现一批展现岭南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底蕴、改革创新精神的文艺精品。

  三、加强宣传交流,不断扩大国内外影响力和辐射力

  近年来,我市积极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举办系列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宣传交流活动。

  一是积极创新民族文化宣传品牌。在全国首创《民族同心圆》电视节目。市民族宗教局与广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了全国首个民族工作专题的电视节目《民族同心圆》,鲜活呈现56个民族在广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打造成为我市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品牌项目;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打造了“同心同圆”民族文化形象品牌,制作了包括“同心同圆”动漫形象、表情包、海报及相关衍生品等原创IP,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二是不断拓展民族文化宣传平台。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充分挖掘各自独特文化优势,开展民族文化宣传。例如,在荔湾区恩宁路永庆坊、越秀区北京路步行街等设立非遗街区,成为游人品味广州百年老街市井气息、体验岭南文化艺术魅力的“新窗口”;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推出“读懂广州系列文物展——百件文物读广州;充分利用影响力强的电视、报纸、杂志以及新媒体等媒介推广广州民族文化,配合拍摄央视纪录片、广州城市宣传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播出“广州故事之民族同心”专题片等。为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阵地,2022年开始,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广泛发动社会各行各业各有关单位,精心挖掘文化资源,培育打造了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基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

  三是不断扩大民族文化对外交流。连续五年成功举办“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活动,精心打造首届“青少年广府市集”“追寻广府文化之路”等特色项目。推出 16 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有序推进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共同培育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文化休闲与康养健身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与南方航空公司合作,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 20 个城市设立广州文化旅游境外推广中心。深入挖掘海丝文化价值内涵,结合国际重要节庆活动、体育赛事和文化事件等,开展系列文化推广活动,展现广州文化鲜明、独具特色的国际大都市风范。

  接下来,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深化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

  感谢您对我市民族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2023年8月14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