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很难考定。最初传入时,不过在少数人中奉行,并不被上层官府和史官所注意,因此也没有官方的确切记载。公元前二年,大月支国国王的使者伊存到了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录。由于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当时由印度传布到中亚细亚的佛教很可能早已通过行旅往来而向东方渐进。也有传说:在与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272-226)同时在位的秦始皇(公元前246-210)时代,已有印度的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来到我国咸阳。阿育王时举行第三次结集约在公元前250年,会后派大德赴各国传教,前来中国很有可能。另外,也有认为宋玉《高唐赋》和《史记·始皇本纪》中的“羡门”即沙门的,但因无译述学说传世,无从确考。
佛教最初传入的年代现在有多达六种推测,时间跨度从公园前10世纪的先秦到东汉初年,一般采纳的说法是始于汉明帝的求法。史籍记载,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公元67年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经书和佛像,开始翻译了一部分佛经,相传就是现存的《四十二章经》,即《阿含经》的节要译本。同时在首都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即今天还在的白马寺。这个寺据说也是以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根据这个传说来看,佛教的传入中国虽不始于汉明帝,而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得到了政府的承认崇信,在中国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础和规模,可以说是始于汉明帝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