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是怎样的一部书?

发表时间:2022-10-31 信息来源:市民族宗教局 浏览次数: -
【字体大小:

  《圣经》是基督教的正式经典。《圣经》(Biblia)一名的西文词源与古代地中海地区腓尼基人的商贸活动有关。古腓尼基人有一城邦“毕勒布”(Byblos)以从事埃及出产的纸莎草纸贸易而出名,“毕勒布”一词因而被古希腊人用为“书”的代名词,由此形成古希腊文中的“诸书”(ta biblia)一词。当犹太教的经典被大量译为希腊文本后,希伯来文的“经”(Kethubhim)和希腊文的“经”(graphai)被统称为“诸书”(ta biblia)。在拉丁文中,该词衍化为单数词Biblia,遂有“惟一之书”的涵义,相当于拉丁文的“经”(Secripturoe)一词。5世纪初,君士坦丁堡主教克里索斯顿将“惟一之书”(Biblia)作为基督教正式经典的专称,由此沿用至今。西方传教士入华后根据中国人将重要著作称为“经”的习惯,将其译为“圣经”。

  《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旧约》即为犹太教的经典,后由基督教所继承。基督教各派对《旧约》所含经卷篇目即内容等看法不一。新教仅将有希伯来文的古犹太原本经卷收入《旧约》,因此只有39卷;天主教所用《旧约》的卷数和内容均多于新教所用《旧约》,因天主教所应用的是《圣经》的希腊本,并收该书中未见于希伯来文本的一些希腊文补篇等7卷希腊文经典,合为46卷。《新约》是基督教的经典,共27卷,包括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传为使徒们所写的《书信》和《启示录》。各卷陆续成书于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下半叶。原文为希腊文。

  全部《圣经》的原始抄本都已佚失,现存各种最早的残篇和抄本,皆不早于4世纪。4、5世纪时,全部的《圣经》译成拉丁文。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前后,《圣经》在欧洲逐渐译成各国文字。现存最早的汉译《圣经》,包括《新约》大部分,为明末天主教来华传教士所译,现存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