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族宗教文章精选之十一

发表时间:2022-01-25 信息来源:市民族宗教局 浏览次数: -
【字体大小:

无处不飞歌的侗族,也热爱历史和糯食

图文│袁婷婷

  侗族相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

  在黔东南,侗族的一些生活习惯、服饰文化已经延续了千年。传统的侗族衣服用侗布制作,织好的布经过蓝靛、白酒、牛皮汁、鸡蛋清等混合成的染液反复浸染、蒸晒,才能染出透青带红的颜色。因为经过木槌反复捶打,面料光亮如漆;因为用牛皮熬胶浆染过,布质硬挺不褪色。从棉花到成衣要经过20多道工序,工艺非常复杂,所以也非常珍贵。

侗族大歌 唱响花城

  有民谚说,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对于侗族人来说,音乐和唱歌就是他们的生活。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族合唱形式。主要流行于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和广西三江,演唱极具技巧,一领众合,众低独高,在国际上被誉为“天籁之音”。

1.png

▲ 侗族同胞在唱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侗歌中的精髓,主要特征是在音乐上形成了复调结构与表现手法,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广东友谊戏班领队林晓晓来自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他在广东打拼多年,喜欢弹琴唱歌,有着同样爱好的朋友越聚越多。2018年10月,林晓晓给这支队伍取名叫“友谊戏团”。

2.jpg

▲ 侗族特色小吃

3.jpg

▲ 民族特色美食


  友谊戏团的成员们多才多艺,不仅可以唱牛腿琴歌、琵琶歌、河边歌,还能表演侗戏,合唱侗族大歌。一直以来,他们都想要上一个大的舞台。

  五金厂老板石国修也是侗族人,因为从小离开家乡读书,他不会唱侗歌,不过他很想把民族文化传承推广下去。为了实现戏团的梦想,石国修找到了广州的侗族朋友杨莹。

  杨莹的父母都是民族文艺工作者,她自己三岁登台唱歌,五年级唱父亲写的歌并获奖,从小到大唱歌就贯穿着她的生活。邀请友谊戏团到广州唱侗族大歌,既要有广州特色,又要跟侗歌的古老风格相匹配,杨莹第一时间想到了广州永庆坊。

  高音空灵悠扬,低音婉转深长,多声部合唱和谐动听,古老的侗族大歌,唱响在活力满满的永庆坊。这不仅见证了在粤侗族同胞实现梦想,也是弘扬“活态文化”的生动实践,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增光添彩。

寻古探今 留住记忆

  黄勇是来自湖南的侗族同胞。两年前,从事文博工作的他,被借调到广州市金融工作局筹建岭南金融博物馆。1998年刚来广州的时候,黄勇对广州一无所知,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挖掘、不断学习,用脚步找寻历史的足迹。现在,他对广州的历史、文化、美食、建筑已经如数家珍,一些典故也能信手拈来。

  黄勇热爱历史,热爱文化。2010年他召集了一批同样热爱广州文化的志愿者,走遍了广州的大街小巷和文化景点,自掏腰包出版了一套丛书《大美广州》,黄勇把它定义为“这是一本外地人写给外地人看的,介绍广州历史文化的读物”。全书共45万字、 1000多张照片,记录了他眼中最美的广州,也为人们讲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魅力,是如何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造就的。

侗不离糯 食不离酸

  作为古老的稻作民族,侗族擅长就地取材、靠山吃山,故有“侗不离糯”之说。侗族谚语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窜”,在侗家菜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食不离酸”也是其一大特色。

  有水的地方种水稻,没有水就会种玉米。玉米收成后,除了直接吃玉米棒,侗族还会把玉米做成粑粑。传统小吃苞谷粑就是口感香糯、饱腹解馋的民族特色小吃,色泽淡黄、糯软香甜、营养丰富。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新鲜玉米磨成茸泥后,加入白糖拌匀,用新鲜的包谷叶包上蒸熟而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侗族口味世代相传沿袭至今。喜食糯酸、能歌善饮成为了侗家人餐桌上独特的饮食文化,也成为了各族人民了解侗族的一扇窗口。■


文脉融通 五教同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下的广州宗教

文│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广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多元宗教文化交融与并存的重镇。在悠久的宗教文化传播历史中,广州是外来宗教海路入华的首选地、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和宗教变革地、岭南宗教文化的中心地。无论是对南下的本土宗教还是泛海而来的外来宗教,她都接纳、包容。五大宗教在这里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塑造了赤诚爱国、和谐向善、与时俱进、开放自信等广州宗教的中华文化气质。

一、广州宗教历史沿革

  广州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后两教传入广州较晚,其余三教在广州均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三国孙亮五凤二年(255年),西域人支疆梁接到广州从事翻译佛经,是目前所知佛教传入广州的最早记载。西晋光熙元年(306年),高道葛洪从中原南来广州从事道学研究和写作。从此,佛、道两教绵延南粤。

  隋末唐初,广州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西亚各国渡海来广州贸易的商人中,有不少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他们长时间居留广州,按照穆斯林的传统就地过宗教生活,并在聚居地兴建清真寺,伊斯兰教从此传入广州。

  天主教于明末进入广州,在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后,逐渐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管辖广州市、惠州市、东莞市、韶关市、清远市教务的天主教广州教区。

  基督教于1807年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传到广州, 1840年后开始大规模传播。

二、五大宗教缘何青睐广州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心,同时还是中外交往两大动脉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更是古代东西方文明碰撞、交流的重要站点。内接中原,外临大海,使得广州一方面较早接受来自内地的中原文化,一方面接受自海洋而来的外来文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广州位于边陲地带,远离中原,较少受到封建正统文化束缚的影响,因而使得广州长期处于中外交流的中心地,为广州宗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平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由于偏居我国南疆、远离我国中原的政治中心,再加上对北方来说较为封闭的地形,使得岭南地区较少受到北方频繁战乱的影响。数千年来,岭南较少经历社会动乱,社会环境总体平和安定。因此,较北方而言,宗教文化在广州的发展就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势和较为宁和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在宋代之后,随着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岭南经济的日益繁荣,更是为广州宗教文化的繁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海纳百川的人文特质。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有悠久深厚的对外交流文化底蕴,使得广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具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无论是对南下的本土道教,还是对泛海而来的外来宗教,广州都热情接纳。广州人面对达摩、宛葛素、范安礼、马礼逊等“红发碧眼”的异族传教士不以为异,和谐相处。千百年来,广州老城区寺观教堂密集,置身闹市之中,五大宗教在此落地生根。

三、广州的宗教文化特色

  广州有着逾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有“千年商都,南国明珠”“丰饶羊城”以及“魅力花城”等美誉。其核心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广州独特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城市品格、人文特质成就了广州宗教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宗教史上的重要地位,铸造了广州宗教文化浓郁的岭南特色。

  赤诚爱国的宗教文化。一直以来,广州宗教界都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弘扬爱国优良传统,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事迹。他们有的抵御外敌入侵,最后以身殉国;有的坚守国土,最终以死明志。如羽凤麒、撒之浮、马承祖三位明代回族将领,他们率部抵抗清军两月有余,终因独木难支,孤立无援,战败身亡。广州人民感三将忠义,将三将安葬在今先贤古墓内,并称之为“回教三忠墓”。近年来,广州各宗教界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佛教界开展“岭南佛教爱国思想与佛教中国化”系列活动;道教界开展“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纪念抗战胜利专题法会;伊斯兰教界宣扬和树立爱国穆斯林典范,开展纪念抗战胜利祈福活动;天主教界举办爱国会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基督教界开展纪念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 70周年系列活动等,有效激发了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今年,广州市宗教界还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主题,深入挖掘宗教领域红色资源,各宗教团体通过建立党史学习教育资料库,组织专人挖掘汇编红色史料及宗教界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爱党爱国的红色历史事迹。同时,广州还指导宗教界积极建设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全市具有深厚红色资源的宗教场所中,将大佛寺、华峰寺率先打造成为第一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回顾场所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历史,并开设专题展览。

  和谐向善的宗教文化。和谐、包容、积极、向善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宗教文化的重要特质。一方面,广州宗教形成了多元共存的和谐局面。佛教的光孝寺、六榕寺、大佛寺,道教的三元宫,伊斯兰教的怀圣寺、先贤清真寺,天主教的石室圣心大教堂,基督教的锡安堂等宗教活动场所就分布在方圆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彼此相距不远,千百年来,各教互相尊重,和谐发展。广州伊斯兰教借用儒家和其他宗教的语言及思想解读经典教义。如先贤清真寺内悬挂的“抱一函三”牌匾就借用了道教用语,表达“真主包含真一、数一、体一”的思想。近些年来,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每年组织各宗教团体负责人恳谈会活动,共同为广州宗教和谐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宗教团体每逢召开换届大会等大型活动,都会邀请其他宗教团体代表出席见证与祝贺,是广州宗教界多年形成的传统。另一方面,广州宗教界始终秉持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广州宗教界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同宗教教理教义结合起来,构建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符合现代社会进步要求的宗教伦理道德体系,建设道德型宗教。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市宗教界公益慈善联合会,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号召,积极引导宗教界参加广东扶贫济困日和广州慈善日活动,近年来累计捐出善款达6000万元。同时,广州市宗教界大力支持对口帮扶新疆疏附县、西藏波密县、广东梅州五华县等地,助力精准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促进当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与时俱进的宗教文化。在宗教文化发展史上,广州适应时代需求,率先提出和解决时代的新课题,开启宗教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机。如唐代慧能倡导佛教禅宗改革。慧能主张修习禅定,以彻见心性本源为宗旨,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基本思想,即所谓“法不他在”“法不外求”“即心即佛”。禅宗改革对于中国佛教乃至中国古代思想的贡献在于把佛教真正本土化、人间化,进而把世间法与佛法统一起来,这一传统被后来的人间佛教所继承和发展。禅宗可以称之为有中国思想文化特色的佛教,它的创立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对中唐以后的佛教和宋明理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伊斯兰教致力本土化实践,在弘扬伊斯兰文化中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早在1770年,濠畔清真寺就开创广州清真寺开办经学堂先河,1869年,创办广州回文大学,多名国内外著名伊斯兰学者曾前来传经讲学。1928年,马瑞图阿訇、周善之阿訇和陈焕文乡老等人创办《天方学理》月刊,是民国时期广州创办最早的穆斯林刊物,还重版了《清真指南》《认礼切要》等普及伊斯兰教知识的著名书刊,作为经堂教育主要课程。伊斯兰教在广州的本土化实践延续并发展了先辈们的探索,进一步通过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来阐述伊斯兰教及其在广州的变化,大大加速了广州伊斯兰教的中国化进程,影响至今犹存。进入新时代后,广州宗教界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用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诠释教规教义。如市伊斯兰教协会编撰《广州穆斯林宗教生活与习俗范本》,提升经学思想建设水平,防范抵制教派思想和极端主义。市天主教爱国会每年举办天主教中国化论坛,编制《广州天主教中国化研讨会论文集》等研究成果。市基督教两会在华南地区带头创办基督教中国化名师讲坛、基督教中国化论坛等活动,汇编出版《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文集》《广州基督教历史文化典藏集》等文集,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提供了丰富的宗教理论研究和实践素材,以及有效的发展路径。

  开放自信的宗教文化。一直以来,广州宗教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宣传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发挥穗港澳地缘、血缘、教缘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以论坛交流、定期互访、合办活动、文化互鉴等方式增强对外交流学习。如佛教举办首届岭南“同根同源 同愿同行”主题佛教文化节,组织编写《穗港澳佛教百年友好交流历史汇编》等,线上浏览点击量达百万人次。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各宗教团体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友好宗教界人士开展交流交往。穗港伊斯兰教团体在香港中联办及广东省、广州市民宗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开展多次交流活动,使香港伊斯兰教领袖了解广州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发展的 “前世今生”,充分感受内地改革开放成果,有力增进了香港伊斯兰教界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宗教界积极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抗疫并支持世界各国联合抗疫的感人故事,宣传广州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中涌现出的抗疫先进典型、好人好事。通过这些交流和宣传,不断增强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情感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凝聚共识。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广州五大宗教深受广州优秀文化浸润,根植于广州文化土壤,沉淀出爱国爱教、相互包容、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广州宗教人文品格,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模式和 “多元通和”的关系格局,对世界范围内不同宗教、不同文明和睦共存提供了借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