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机关党建 > 党建知识

2020年广州好家风活动成果(文字稿)

发表时间:2021-02-10 信息来源:市民族宗教局 浏览次数: -
【字体大小:

我的“城市美容”情怀

天河区城市管理第三保洁所 王凤丽

  大家好,我叫王凤丽,是一名环卫工人。

  18岁那年,梦想当兵的我,却到广州做了一名环卫工人。那时,拿着扫把扫大街的,不是阿姨,就是大妈,根本没有年轻姑娘的身影。我每天早上4点出门,5点到岗作业,从早到晚与扫把为伍,垃圾为伴。烈日下,滚烫的柏油路面升腾而起的热浪,会穿过鞋底涌遍全身,即使在鞋底垫上两三层隔热鞋垫都无济于事。还经常被人叫成“扫街婆”……和我一起扫地的阿姨们都说我坚持不了一个月就会走人。当时我委屈、纠结,真不想干了。母亲知道后,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妈是农民,能把地种好,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扫地一样可以干出个名堂来!”母亲的话立刻给了我力量和底气。

  我母亲是位农民,由于父亲扎身教育工作常年在外,家里家外的活全都落在母亲肩上。她既操持家务,又耕田种地,总希望一家人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多年的辛劳使母亲成为一把干农活的好手,10亩庄稼地总是收成很高。父母亲那种特别能吃苦、务实干的劲头,从小就深深影响着我……于是,我没走,一干就是31年!

  我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把马路扫好,扫把怎么拿才最省力?用什么姿势扫地不伤腰?这些都是有窍门的。每天下班,我都会把垃圾车洗得干干净净,把扫把摆得整整齐齐,那时的我,就像一个凯旋的将军在检阅自己的士兵。

  2018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我接到紧急任务,必须三天把深涌疏通。在凛冽的寒风中,我和工友们一遍又一遍地下到臭水涌里,在淤泥里一点一点地捞垃圾、清杂物。河涌黑水的臭气,即使戴着三层口罩也无法阻隔,下涌十分钟就会头晕恶心,甚至要戴上防毒面罩才能继续工作。因为辛苦又危险,必须每30分钟换一次班。任务结束时,两天没合眼的我,累得、冻得一下瘫倒在地上。这时,我想到远在家乡的母亲:如果她看到女儿这样,她会怎么想?她会心疼我吗?还是,会为我自豪呢!

  我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打造广州的“城市客厅”——珠江新城。为了使珠江新城干净靓丽,我带领工友们把那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条地缝都认真细致地清洁、擦洗,用“绣花功夫”一点点清除污渍,使花城广场达到 “席地躺下”而一尘不染的清洁程度。

  为了环卫工作的现代化,我努力提升自己。自学了电脑、会计、管理学等,还考取了本科文凭。我想,就算我在广州做一辈子的环卫工人,我也要做一个有文化的环卫工人。

  2016年,我做梦也没想到能当选为“广州市人大代表”。得知这个消息,父母亲激动地跟村里人说:“我女儿当上人大代表了,她真的干出名堂来了!”我知道,他们在为我骄傲。

  而我现在的想法,不仅仅是把城市打扫干净,还想着怎样才能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建立精细化、信息化、品质化的现代保洁模式。这,就是我的“城市美容”情怀。

  天河区刚刚被评为“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区”,我感到特别自豪!我将和千千万万个城市美容师一道,用“工匠精神”,让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为美丽广州、幸福中国添彩助力!

为人民服务

王颂汤

  我是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的发起人,2003年我满65岁退休前找了11位朋友筹备和成立了这个南粤首家民间慈善社团,并一直是志愿者。

  我们创会的初心是为社会善良的人们构建一个可信任的平台,协助他们实现帮助弱势群体的愿望;我们的使命是防止贫困代际传承。

  十六年来资助了广东省36个县(区、市)的33196名孤儿和贫困学生,救助了2968名贫困家庭的病童,给了他们1.6亿元,从海内外民间募捐了2.1亿元。

  所有助学资助的学生都由当地政府部门推荐,我们再组织志愿者逐户家访核查。这些年走进了3万多户农村底层的家庭,我参加了每一次家访,真切感受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记得有一名中学女生,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出走,我走进一个很暗的房间,她有病的祖母躺在铺了草席的地上,她太爷爷太奶奶87和85岁,全靠67岁的祖父和低保生活,女孩一直低着头含着眼泪不说话。临别时给她留下了我的电话。

  我曾经问过一个初中女生,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她的回答是大家都猜不到的。她沉默了一阵后说:想吃一顿饱饭!是一顿,不是天天吃饱饭。

  问一个高中男生你的理想是什么?他两手一摊说,我家的情况你们都看到了,我还能有理想吗?贫困让这个年龄段的心绝望了。

  我去医院给病童送救治款,有些家长和病童跪下来抱着我的腿哭,我看到一个盒饭先让小孩吃,剩下的家长吃。对他们来说每一分钱都是救命的希望。

  这些孩子已经失去了昨天,如果再失去今天,他们的明天会怎样?我们的社会会怎样?如果阶层固化,贫困代际传承,就不会有和谐社会。

  我们不可能改变他们的过去,我们有责任改变他们的现在,给他们一个争取未来的机会和希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靠我们这些前浪,要靠青少年这代后浪,他们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高兴地看到,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摆脱绝对贫困,将创造世界奇迹。

  我无数次地拥抱这些孩子,为他们擦干眼泪。

  我手机设的铃声是这首童声合唱:“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我让这铃声每天都提醒我,不要忘了这些孩子。

  我已经82岁了,剩下的时间也许不是很多了,更应该抓紧,每天朝九晚五上班,还要经常加班,经常下乡。让我欣慰的是,我们的付出和诚信感召影响了身边和社会各界的很多人加入我们的团队,有注册志愿者3900多名,这是一群充满理想色彩和人文情结的追梦人,我们一起,用对人民的爱来支配我们自己的人生。

  我想共产党的道理千条万条,归根结蒂就是一句话:为人民服务。

孝道——最珍贵的嫁妆

向春燕

  大家好!我是向春燕,今天我的故事要从一封家书说起。

  我的父亲今年84岁,是一名55年的老兵,2015年,父亲在看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国庆大阅兵后,含着自豪和激动的泪水,给我们后辈写下一封8000余字的家书。家书中对我们提出六点要求,其中特别叮嘱:“要做孝敬父母的好儿女”。他说,这是祖训,要我们代代恪守,接力传承!

  我的母亲去世得早,我结婚时,父亲一再叮嘱我,过了门儿要孝敬公婆。我把父亲的叮嘱和教诲,当做最珍贵的嫁妆带到了新的家庭。

  十四年前,婆婆因为中风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我主动跟丈夫商量把公婆接到身边照顾。为照顾好老人身体,公婆喜欢吃什么,我都一一记在心里,出门总惦记着给老人买一些可口的菜和点心。逢年过节,或者老人生日,我会提前准备好礼物。婆婆身体不好,有时情绪很低落,我下班回家,都会陪她聊天,给她按摩。周末有空,就推着轮椅带她出去散散心。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我也不嫌脏,耐心帮婆婆清理干净。婆婆怕冷,我就提前准备好防寒衣物。还经常端热水给她泡泡脚。婆婆指甲长了,我也及时修剪……跟婆婆相处已有10余年,我们从未斗过气、红过脸。

  2018年,婆婆突发脑溢血,医院几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医生说,就算救回来,也可能是植物人状态。我和丈夫没有放弃一丝希望,恳请医生尽最大努力抢救。但,令我痛心的是,婆婆还是成为了植物人。

  也许,这两年是我人生最难熬的两年,单位工作很忙,家里老老小小需要照顾,但我最担心的还是婆婆,我们在经济和心理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亲朋好友们说,“你们已经尽力了,也尽孝了,实在没办法就放弃吧。”我怎么能放弃啊,她是我朝夕相处的婆婆,也是我们唯一的妈妈,一旦走了,就再也见不到了。婆婆虽然成了植物人,但躺在那里总还有一线希望啊!

  这两年,婆婆都住在医院,有空我们就去看望她,逢婆婆生日,我都会订好蛋糕送到她床前。我轻唤着妈妈,细致地用毛巾帮她擦身,多希望她能醒过来啊!我坚信婆婆是能感受到这份祝福和牵挂的。我们做儿女的,就是不能给自己留下丝毫遗憾啊。

  父亲鼓励我说,燕儿,你们做得对,给孩子也树立了榜样。的确,孝道是父亲给予我的最珍贵的嫁妆,也潜移默化传承给了我的孩子。我两个孩子年纪虽小,但有好吃的都会先拿给老人吃。女儿会主动帮忙做家务,还会炒菜。两岁多的儿子也很懂事,一家人出去玩,看见姥爷走路不稳,便摇摇晃晃走过去,牵着姥爷的手说:“姥爷,我牵你。”看到这些,我们感到特别欣慰。

  现在我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每年春节,老老小小八口人都能和睦相处。父亲爱好文学,喜欢看书写诗。我们鼓励他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还帮他出版了诗集。我相信,只要我们恪守家风、接力孝道,才能把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一代传一代,生生不息!

我的志愿者之路

孙畅

  大家好!我是孙畅。2015年的暑假,是我人生第一次参加支教活动。那天我一进教室就注意到了她,小姑娘个头儿不高坐在前排,瘦瘦小小的,但那双眼睛却又大又圆,她叫彩霞。比我小一岁,上小学五年级,父母离异,留下她和两个妹妹给爷爷奶奶抚养。她每天早上6:00起床,做饭、洗衣、捡柴……干完所有的家务活,才去上学。生活的艰辛带给彩霞的是更加坚强乐观的心态,我问她“觉得难吗?”她看着我笑了笑说:“习惯了。”也许是年龄相仿,小彩霞没一会儿就和我聊了起来。我给她看DV机里拍的广州的城市客厅---珠江新城、香江野生动物园的小白虎、多彩多姿的校园艺术节、体育节,她眸子亮亮的,眼里都是憧憬:“大城市真好。”我问她:“长大了,你的理想是什么呀”她的眼神一下黯淡了。“像我们这里的人,读完初中,就去打工,打几年工就嫁人了。”看着她还没来的及摘下的红领巾,我的心猛地一痛。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粤东梅州的山村有个小彩金,为了照顾生病的养父母,小小的她成了全家的顶梁柱,包揽了家里所有大小活儿。但她仍然刻苦读书,努力学习,最后考上了重点高中。2010年还光荣的成为亚运会火炬手。你看,她叫彩金,你叫彩霞,说不准你就是下一个火炬手!回来之后,我们常常联系,我也不断给彩霞寄去补习资料。今年小彩霞正读高三,最近联系时,她告诉我:“姐姐,我想读师范,将来当老师,回到家乡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人。”

  虽然我刚刚十八岁,但在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的路上我一直都在。今年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场上,我也没有缺席,当时正在备战高考,但是人的一生路很长,高考也只是一次考试。利用空余时间,我就在小区做志愿者,给进出小区的居民测体温,上门入户劝阻叔叔阿姨不要外出。把从街道了解的疫情和防控知识告诉大家。为了让大家更快速的了解新冠,我还找到了一个顺口溜:“叔叔阿姨听我言,这次肺炎来得险,不出门不聚餐。新冠肺炎人传人,戴好口罩再出门。肥皂洗手二十秒,病毒来了也得跑。”您还别说,效果还真不错!

  志愿之路其实并不好走,遇到困难时我也会想过退缩,想过放弃。直到有一次我又在抱怨时,爸爸说:“丫头,你过来。让我看看你的手机通信录有多少个号码?”哦,有200多个。那你再看看爸爸手机里有多少个。“3194个,这么多!”我惊讶的张大了嘴,爸爸看出了我的疑问,平淡地说:“这3000多个的号码,大部分都是我帮助过的街坊的,有社区里的居民,也有沿街商铺的店主、还有淘宝村的创业者……”

  这以后,每当遇到困难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爸爸的3194个电话号码,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在志愿服务的路上传承实干精神,不惧风雨、奋勇前行!

诗书继世 忠厚传家

罗子恩 吴惠玲

  罗:大家好,我是罗子恩。

  吴:我叫吴惠玲,是罗子恩的老师。

  罗:我来自广州市“优秀书香家庭”。当我还在妈妈肚子里,爸爸妈妈就开始每天晚上阅读,给我讲了无数个故事。

  看!后面就是我的书柜,我已经有超过500本书啦!这是爸爸妈妈给我最好的礼物。

  吴:阅读是子恩一家人的精神财富,从子恩一年级开始, 子恩爸爸和子恩妈妈就当起了读书志愿者,每周给同学们分享读书故事,把我们班同学都带动得爱上了阅读。今天,就让我带着子恩一起分享她们家的读书故事吧。

  罗:老师,您知道吗,我的太爷爷罗育文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一名抗日战争老战士,70多年前,抗日东江纵队第四支队北撤山东后,他在新塘镇开办理发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那个年代他出生入死,屡建战功。我手上这个纪念章,是太爷爷太奶奶抗日战争老战士金婚纪念章,它我们的传家宝。

  吴:是的,革命先辈都十分重视家风建设,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的家风可以为你打造成长的好摇篮。你是罗家的后代,看到纪念章,更要传承你们的红色家风,做好接班人。

  罗:后来,太爷爷去世了,爷爷也继承了他父亲的遗训,加入了共产党,在我幼儿期,爷爷教我读书看报,每周,爷爷都会开展家庭读书会,我总是第一个拿起小板凳参加,在家庭读书会中,爷爷喜欢分享革命年代的著作,爸爸喜欢分享《三国演义》,老师,你知道我最喜欢分享什么吗。

  吴:嗯,我知道,你肯定最喜欢分享古代名人的故事了。还记得,有一次我们组织亲子游学,参观增城区廉政教育基地“清献园”,你和爸爸一起给我们讲起了宋朝名臣崔与之的故事。

  罗:我记得我记得,北宋名臣崔与之是我们增城人,在1235年,扬桂川穗保家乡,他学识渊博,经常阅读《四书五经》,他一生写了多首军旅诗歌,给家人和后代立下家训,不图名不图利,只为人民办实事。

  吴:是的,家庭风气对后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我记得你爸爸说过,“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你们家的格言,拥有忠实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经久不衰,就像诗和书能够在世间流传如此长久。所以,你们一家4代人都在为建立诗书之家而努力,都是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建设者。

  罗:这一本《唐诗三百首》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从去年开始,我每天都会拿起它,诵读古诗文。我在《明日歌》里学会了珍惜时间;我在《凉州词》里感受到了塞外风光,到现在,我已经学会了100多首。

  吴:是的,你的阅读兴趣来源于你的家庭,而你们也把这个兴趣带给了很多人,多年来你们给学校、西部地区的孩子募捐书籍500多册,超过300个孩子阅读了你们捐赠的书,走进了阅读的世界,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予人书籍,家有余香,为你们全家点赞。

  罗:我想做我们家的经典传唱人,把爸爸妈妈给我讲过的故事,那书上的经典,那经久不衰的人生哲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给即将出生的小宝宝,让他带着我们良好的家风,一代一代传下去。

  罗、吴: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让我们以诗书情怀延续家风,让我们用忠厚品格传递未来。

  谢谢大家。

奉献——疾控人的一封家书

陆剑云 马晓薇

  【引子】孩子:妈妈和爸爸什么时候能回家呀?我已经很久没见到他们了。

  外婆:我们每天都看一下新闻,如果新闻说新增病人减少了,你妈妈和爸爸就会回家。

  孩子:那今天的病人少了吗?

  陆:

  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叫凯凯,我是他口中“好久没回家”的爸爸,陆剑云。

  马:

  我是那位“不称职”的妈妈,马晓薇。看到孩子外婆发的这条朋友圈时,我和剑云已经整整9天9夜没有见着他了。

  陆:

  在这之后的八个多月里,我和晓薇都在新冠肺炎疫情处置组,更是把近在咫尺的家住成了“旅馆”。

  马:

  其实,对父母、对儿子,我们满心愧疚,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要对他们说。

  陆:

  对不起,爸。您被检查出肿瘤时,我在“不明原因肺炎培训班”授课,您手术时,我也因为工作原因没在您身边尽孝。我和晓薇必须争分夺秒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根本腾不出时间陪伴您,我们欠您的实在太多了。

  马:

  对不起,妈。大年廿七刚过,我们就将儿子送到您那儿一住就是四个月。您总在电话里让我们不用挂心家里,但我知道,其实您的身体也已超负运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能给全市防控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工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但我从来不喊累。2003年抗击SARS的战场上,防疫一线的爸爸,医护一线的您,为国家,舍小家。耳濡目染的我,在2004年高考的志愿上,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预防医学。从入行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践行着疾控人的誓言。

  陆:

  对不起,孩子。你的成长爸爸妈妈缺位太多。听外婆说,每次你结识新朋友,都会自豪地告诉他们,“我的爸爸妈妈在跟病毒小魔怪打架呢,长大后,我也要学他们那样。”谢谢你,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软肋,也是爸爸妈妈的铠甲。有你的支持,爸爸妈妈一定勇往直前,战无不胜!

  马:

  剑云,我的丈夫、同伴、战友,我们来自两个不同的科室,因为疫情聚在了一起战斗。工作中的你眼里总闪耀着光芒,仿佛一股神奇的力量,给我信心,给我坚定,也给了我勇气。应急处置组,是疾控中心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但是我无所畏惧,因为,有你在。前些日子,作为老防疫的父亲还特意叮嘱我们,不要觉得对家人有所愧疚,只要对得起起人民,对得起国家,就够了。

  陆:

  是的。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我们只是众多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的缩影,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贡献,我们凭着一腔热血,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以家之力,守护国;应国之需,舍小家!

  马:

  没有哪一个时刻比现在更适合讲爱。在整个社会群体最脆弱的时刻,我们重新被人与人之间的爱唤起希望。我们的前方,是逆流而上的战士;我们的身后,是强大而温暖的祖国!

  陆:

  多年以后,当我们拉着儿孙的手,回忆起这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说:

  合:

  我们是光荣的疾控人。传承奉献的好家风,任何时候,不负国,不辱家,只要人民需要,我必拼尽全力!

我和我的党员家人

陈筝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建四局的陈筝。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老党员和小党员之间的故事。

  我的外公是一名老党员。每当我步入新的学习阶段,他都会和我聊聊天。他给我讲过很多不同的故事,但他总爱问同一个问题:

  “妹头,长大以后你想当党员吗?”

  外公第一次问我时,我刚上小学,我很疑惑,党员是什么,那时外公似乎笑着说,党员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正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着大家一起干、日子才越过越好,所以我就入党咯。

  在我中考后,外公第二次问我长大要不要入党,我很犹豫。

  因为外婆从小就和我念叨,外公是个没出息、连自家女儿都护不住的村长。外公总是多管闲事,爱帮别人出头。就是由于他这行事风格,有年邻居竟然把外公家的水稻统统砍掉,外公却忍气吞声、一言不发。外婆还说,偏偏在那年,家里特别穷,连稀饭都喝不起,他女儿、我妈妈吃了快一年的木薯,落下严重的胃病。

  又过了3年,外公第三次问我,“妹头,高考完要做一个党员吗?”,这次我毫不犹豫的回答,“不要”。

  因为我觉得,要不是因为妈妈听了外公的话,她完全可以凭借不错的教学成绩调到市区,而不必守在穷苦的山区教学22年。当时,有些班级因为留守儿童多特别难教,妈妈可以耐心温柔地给他们辅导,却腾不出时间给升学备考的我做哪怕一次早餐。

  我实在不理解外公对于党员身份的执着,更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这么信任外公。

  直到有天遇到邻居和他儿子到外公家串门,邻居聊起当年往事,原来那年邻居为了给儿子凑学费,动歪心思垒土截大家的水浇田,导致下游十分缺水,连稻子都养不活。于是外公带头推翻垒土,还把邻居拉到全村人面前,狠狠地批评一番。邻居对此怀恨在心,把外公家的水稻全砍掉。外公知道缘由后非但没有责怪邻居,还帮他和村民调解,把自家的积蓄借给他儿子读书。

  那一刻我突然醒悟:原来外婆只和我说了故事的一半。无意间忽视家人,但主动担责,给更多家庭带来希望,才是所有事情的真相。抬头看外公挂在墙上的证书,我第一次明白,这几张薄纸背后的重量和意义。

  内心仿佛种下了好奇的种子,它牵引着我去探索党员这个名词背后的故事。我忍不住去问妈妈更多外公的故事,才了解到原来留在山区是妈妈自己的选择。她说,“她本就是山区长大的孩子”。

  妈妈还把那本她喜欢的《苦难辉煌》送给我,我翻出来看了一遍又一遍,到现在我也记不全部队番号和地名,但我再也忘不掉湘江战役的惨烈、四渡赤水的无奈、飞夺泸定桥的英勇还有陕甘会师的喜悦……种子就这样一点点生根发芽,我打心底想变成像外公那样的党员!

  终于在2018年11月22日,还记得那天华南理工大学的教学楼里很冷,我却格兴奋,这是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天。我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党旗后,我仿佛看到外公以一名老党员严厉又欣慰的眼神看着我。当时我就对自己承诺,“将来,我一定要像外公一样,不怕难,好好干”

  时光来到2020年初,我在中建四局刚结束半年实习期,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所有人的生活。彼时,疫情形势严峻,建造广州版“小汤山”刻不容缓。中建四局作为唯一一个驻粤中建工程局央企,1道征集令,2天时间里,174名管理人员,200余台设备全部到位。

  虽然我不能直接参与工地的战场,但也主动请缨:每天统计最新防疫物资;每天跟踪在鄂同事健康情况;每天给同事测量3次体温…后勤事项繁琐,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好,毕竟做好了,才是给前方一线同事最大的支持,才是外公以身体力行教会我的一个有担当的共产党员的模样!

  如今,疫情风雨过后,一片生机,而我也将永远守住初心,砥砺前行,谢谢!

创新在轨道上延伸

陈泰坤

  大家好,我是广州地铁的陈泰坤。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家祖孙三代铁路人“敢为先,思创新”的家风故事。

  我出生在甘肃柳园的一个铁路世家。小时候,我问爷爷,我们为什么住在这戈壁上?爷爷告诉我,“1952年,我从上海来到大西北,参加兰新铁路建设,之后,我们就在这里扎了根。”长大后,我才知道,兰新铁路的建设克服了百里风区、线路冻害等许多世界难题,它的建成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如今,每当我坐上火车驶过广袤的戈壁时,爷爷那一代人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身影都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和那个年代的同龄人一样,父亲从爷爷手中接过班,也干起了铁路。但和同龄人不一样的是,父亲总是“爱鼓捣、爱折腾”,成天对着一堆“破铜烂铁”,搞那些他所谓的“研究”。因为这事,母亲时常抱怨:“陈建国,你天天折腾这些破烂儿是能升官还是能发财?”父亲只是笑笑说:“你等着,一年后我给你一个交待!”,便转过头继续做起了他的研究。直到后来父亲把一张“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证书,摆在了桌子上。我们才知道,父亲靠着自己的钻研,发明了综合信号检测仪,极大的缩短了设备检修时间,火车安全平稳运行也有了更好的保障。

  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毕业后的我也选择投身铁路,继续奉献我们家第三代人的力量。

  2019年,当我得知广州地铁将成为全国首家运营城际线路的地铁公司时,我第一时间报了名。

  一到广州,我便投入到城际铁路“取资质、保开通”的筹备工作中。

  记得调试调度系统时,我明显感觉到设备的规范还能更进一步。可同事告诉我:“之前和设备方沟通时,对方认为以我们现有的能力,根本无法攻克这个技术瓶颈,建议我们直接采用既有标准。”

  面对困境,我和同事们铆足了劲,翻阅了大量文献,反复进行试验,用3个月的时间,创新出调度集中控制高效能体系,制定了城际铁路自主运营的广州地铁标准,为获取运营资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开通时间日益临近,又一道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用来给线路进行“全身体检”的检测车,晚到了整整44天,但原定目标不变!此时必须优化原有工作模式,但“安全与效率如何兼顾,一条线一时段一台车的难题该如何破解?”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让检测车和动车组同时上线测试呢?这样就可以同时进行数个甚至数十个测试,非常高效。

  “从来没有这样搞过,绝对不行”反对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为了验证方案可行性,我和同事们一次又一次的进行演练,“一遍、两遍、三遍……”

  在团队全体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制定出完备详尽的测试方案并得以实施,仅用一半时间便完成了全部测试,为后续的筹备工作抢回了宝贵的17天,顺利保障了城际铁路11月30日的如期开通。

  不久前,公司组织观看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而我对能参与其中感到由衷的自豪。

  时代在变,但创新的家风不变,我坚信,“敢为先,思创新”的家风将始终激励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习习家风似剪刀

练晓红

  大家好,我是练晓红,作为一名青年剪纸艺术家、非遗广州剪纸项目传承人,2016年有幸被评为青少年文化传承引领人物。我们家的故事要从一个本子开始说起,那是今年年头我在帮父亲整理遗物时发现的这个本子,里面夹着一张凤凰尾巴的局部剪纸,我的思绪像时光倒流一样回到了我的小时候……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而又很特别的家庭,因为我的母亲是一位特殊的母亲,在她一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遗留一双瘫痪的双腿。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她和剪纸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便决心要用上天赐给她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去传承和发扬光大剪纸艺术这一民间工艺。也许您会认为被父母的剪纸艺术熏陶的我,应该从小爱上了剪纸吧?不,在一开始我对于剪纸艺术,只是持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态度。曾经母亲跟我有过一段对话,她希望我能放下现在的工作,回家帮忙去传承这门剪纸技艺。虽然此前也给母亲代过不少的剪纸课程,但是由于从小看到父母靠着低保救济和亲友帮助来投入剪纸艺术创作和维持我们一家的日常开销,这样的生活实在太苦了!我开始是万分拒绝的!但是最后,我看到母亲日渐增多的银丝,意识到母亲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慢慢变老了,我勉强地答应了。在那之后,我对我的父母一直充满了困惑和不解,直到我目睹了五毁五做的《丹凤朝阳》,记得作品的第一次完成,父亲母亲对作品讨论得非常激烈,不!应该说是在吵架,母亲觉得父亲剪刻凤凰的尾巴不够飘逸,表达不出矫健的神态,要求毁掉重做一张,为此父亲怨声载道,毕竟这幅大型作品剪刻整整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我看来父亲有这样的情绪是可以被理解的。而在我母亲眼中剪纸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改正等于重做,并无其它捷径。作品经过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直到第五次的重做,一幅长三米,高1.2米的《丹凤朝阳》终于完成了。对于母亲来说,这是认真负责的态度,才是对艺术的尊重。我明白了,这不单是对剪纸的情,更是爱国情。渐渐地我爱上了这门国宝非遗艺术,而且我一定要将这门国宝文化传承下去。

  看到大家对剪纸文化的喜爱,我那颗对剪纸文化传承的心又更加狂热了,于是我开始从周一到周日、早上到晚上都接了很多课程,也恨不得老天一天能给我安排48小时,把我们的广州剪纸文化传承下去!可是,由于我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终于在课堂上倒了下来,躺在了ICU里面。迷糊中在嘈杂的仪器声里隐约地听到从医生口中说了三个字——脑溢血。那时候的我仿佛听到了来自我内心最深处的发问:如果我离开了,这剪纸文化失传了怎么办?不!我要想办法把广州的剪纸非遗文化传承下去!从医院康复出来以后,我便组建了我的团队,创立了我现在的公司,直到现在,我的学生达8万人次。团队核心也从最初的3人,变成了现在的35人,也有了一位支持我、爱护我的丈夫。在我丈夫的帮助和支持下,我更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与生活与科技结合,创造出了不少新奇的文创产品,给传统文化增添新活力。作为省人大代表,我更为行业发声,提出的“关于建立非遗活性旅游线路的建议”,成为了2019年省重点督办建议。我希望能够为非遗事业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微风拂过那本子,里面的凤凰尾巴剪纸轻轻地拍打着我的手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就像是父亲在用他的方式告诉我:加油吧孩子!把你的非遗梦想完成!是的,我要加倍努力,带着父亲对我的爱,母亲对我的关怀和丈夫对我的支持,在作品创作与制作过程中,凝练出最佳的中国精神!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能够发出最好的中国声音,展现最优的中国风范!

  这次的演讲给了我很好的灵感,于是我创作了一幅以广州好家风主题的剪纸,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高高飘扬的旗帜

袁丽雯

  大家好!我来自一个双警家庭,也来自一个共产党员之家——从祖辈算起,家里一共有9名党员,党龄最长的是已经入党50几年的外公。外公常教导我们,要“热爱祖国、忠于人民”。于是耳濡目染地,家国情在我心里生了根。

  今年春节,我的小家三口正在湖南父母家过年。当时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刚刚爆发,单位紧急通知:“立即取消休假,返岗抗疫!”警令如山,我们夫妻只得把女儿留在父母家,然后连夜驾车离乡返穗。归程中,妈妈发来微信,是女儿朵朵挂着泪痕睡着的照片,还有一句:“安心工作,别记挂!”

  为了防止疫情蔓延,丈夫所在的派出所24小时不间断地排查疫区往来人员;而我所在的番禺区看守所更是实行了前所未有的封闭管理——执勤人员必须连续驻所工作15天才可轮换。作为青年党员民警,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首轮执勤队伍。

  番禺区看守所是全国特大型看守所,防疫压力巨大,忙碌的工作让时间过得飞快,我与女儿约定,等一换岗就去接她。可就在这时,上级发布命令:为保监所绝对安全,在岗警力延长执勤,接班警力从即日起进行14天集中隔离。归家的渴望成了泡影,我忍着眼泪拨通了妈妈的微信视频,女儿看到我高兴地问:“妈妈,你看日历,是不是还有5天你就来接我了?”我低下头不出声,妈妈看出了端倪,问“是不是有什么变化?”“妈,执勤还要延长14天。”顿时,电话那头的女儿放声大哭:“妈妈是骗子!骗子!她要当警察,不要当我的妈妈了!”

  我的心揪成一团,想安慰孩子却被我老党员的妈妈抢了先:“朵朵你忘啦,幼儿园老师不是教你们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吗?你妈妈是警察,保卫了大家才能保护好我们小家呀!”听到妈妈的话,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作为人民警察,我对得起这身制服,可却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曾给父母买过一只口罩、一瓶消毒液,不曾陪女儿参加过一次幼儿园的“宅家亲子打卡”也更加不曾知道,原来离开的这段日子,女儿又长高了……

  思绪被微信新消息打断,是外公发来的:“雯雯,我编了首歌发给你,你有空帮我打印出来,发给社区,但是不要影响你的工作。”我正纳闷:“外公还会写歌?”,赶紧点开来读了读:“我们中国人,团结一条心,党的一声号令下,全民抗疫情!”果然是外公的风格,84岁高龄,心却如赤子少年。疫情期间他坚持不给晚辈添麻烦还在号召大家少出门、不聚集。想到这里,我原本的伤心一扫而光:耄耋老人尚能如此有热忱和斗志,我作为年轻一辈的共产党员怎能轻易被困难打倒。“热爱祖国,忠于人民”,这不正是家中长辈一直教导和传递的家风吗?现在,该是我以身作则将这好家风传递给女儿的时候了!

  从那之后,执勤的间隙我会给女儿拨通视频,告诉她妈妈是如何工作的,告诉她妈妈尽管想念她,可是也依然要坚持,告诉她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人在坚持,才有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平安与健康。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无论是家中还是警队、乃至全中国,都有鲜红的党旗引领方向。传承好家风,铸就好警风。作为光荣的人民警察,我们必将坚定信心、忠诚履职,坚决完成使命任务,让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


打印 关闭